比思論壇
標題:
莫斯科红场 红色帝国心脏[3P]
[打印本頁]
作者:
单手扶墙
時間:
2012-4-16 11:21
標題:
莫斯科红场 红色帝国心脏[3P]
莫斯科曾是共产国际的革命中心,被西方社会称作“红色帝国之都”;“红场”是漂亮的广场,却被西方的翻译家翻译成了“红场”;克里姆林宫的外墙是红色,与之一墙之隔的俄罗斯历史博物馆外墙是红色,瓦西里大教堂的外墙也是以红色砖块为主……这独一无二的红,仿佛能让人触摸到俄罗斯人特有的豪壮,这俄罗斯式的红,一直红到人的心底。
莫斯科
古老的红色之都——莫斯科
波光粼粼的莫斯科河像一条蓝色丝带,静静地从城市中间流过;克里姆林宫的尖顶和众教堂巨大的金顶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古老建筑和现代建筑在白桦树影中显现……这就是红色之都,莫斯科。
作为现俄罗斯联邦首都,也是俄罗斯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及交通中心,莫斯科迄今已有800余年的历史,是世界特大都市之一和欧洲最大的城市,跨莫斯科河及其支流亚乌扎河两岸。
夕阳西下时的莫斯科,是俄罗斯巡回画派笔下的一幅油画,大片的林木、斯大林式建筑,以及诸多东正教大教堂的洋葱顶,勾勒出城市绝美的线条。莫斯科是世界上绿化最好的城市之一,树丛和人工湖比比皆是,掩映着上千座金碧辉煌的历史古迹和错落有致的现代建筑。莫斯科在希腊语中为“城堡”之意,斯拉夫语为“石匠的城寨”。
红场500年铸就俄罗斯的心脏
红场是莫斯科的中心,是来莫斯科的游客必去之处。红场也是莫斯科最古老的广场,步入红场等于步入了俄罗斯精神家园的大门,红场的一切同样代表了俄罗斯民族悠久的历史。虽历经多次改建,但仍然保持原样,古老而神圣。红场的地面用黑色的条石铺就,凸凹不平,却一尘不染,俯下身去触摸这些冰冷润泽而坚硬无比的石头,依稀可以看到19世纪初拿破仑大军焚烧莫斯科的熊熊大火,看到库图佐夫将军击败法军凯旋后在这里接受群众欢呼的身影……
红场因莫斯科保卫战而扬名,但“红场”这个名字的由来却不是因为“共产党”“苏联红军”或是“革命”,其实,早在1662年“红场”就叫这个名字了。在古俄语里“红色”一词有“美丽”的意思,红场即美丽的广场。
莫斯科红场的国际知名度远远大于天安门广场,可是却没有想象中那么大,面积连天安门广场的1/5都不到。长695米,宽130米,总面积约9.035万平方米,长方形,南北长、东西窄。来到这里,你会发现红场还真是挺“红”的——周边“红色”的建筑比比皆是,可谓满目皆“红”。
红场大阅兵几十年不变的传奇
到上世纪20年代的苏联时期,红场场自此被扩张到现在的规模。1923年5月1日,苏联首次在红场举行阅兵,受阅部队由步兵师、骑兵师、特种装甲分队和飞行队组成,列宁和托洛茨基检阅了刚刚成立的苏维埃红军部队。
红场的光环就这样安静地覆盖着苏联,直到1941年,这里的安宁再次被打破:苏联遭到德国纳粹的闪电突袭,整个国家岌岌可危。
1941年11月7日,德国铁骑兵临城下,此时莫斯科的苏联政府已经撤走,但斯大林仍坚持举行了纪念十月革命24周年的阅兵典礼,所有受阅部队在典礼后立即开赴战场——红场,这个俄罗斯的心脏燃烧起来了,通过这一次阅兵,苏联的军心民心得到了极大的鼓舞。
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标志着希特勒闪电战的彻底破产,是德军在二战中的第一次大失败。1945年6月,红场上举行了庆祝卫国战争胜利的大阅兵,声势浩大。当士兵将缴获的纳粹军旗放在列宁墓前时,整个莫斯科都在哭泣。红场,此时又承载了整个俄罗斯民族的热血与泪水……
冷战结束后,俄罗斯于1994年正式恢复了红场阅兵,并延续至今。或许,每一次阅兵的武器装备在变,战士的面孔在变,但是俄罗斯人的坚毅面容,以及红场中跳动的斯拉夫之心,从不曾改变。
神秘宗教建筑
拜访俄罗斯历史的见证者:克里姆林宫
红场西面就是俄罗斯的心脏:克里姆林宫。一个俄罗斯谚语这样形容雄伟庄严的克里姆林宫:“莫斯科大地上,唯见克里姆林宫高耸;克里姆林宫上,唯见遥遥苍穹。”克里姆林宫为红场最主要建筑,是俄罗斯民族最负盛名的历史丰碑,也是全世界建筑中最美丽的作品之一。它南临莫斯科河,西北接亚历山大罗夫斯基花园,东南与红场相连,呈三角形,周长2000多米。克里姆林宫初建于12世纪中期,15世纪莫斯科大公伊凡三世时初具规模,之后逐渐扩大。16世纪中叶起成为沙皇的宫堡,17世纪逐渐失去城堡的性质而成为莫斯科的市中心建筑群。
克里姆林宫是俄罗斯世俗和宗教的文化遗产,它既是政治中心,又是公元14世纪~17世纪俄罗斯东正教的活动中心。这里过去是统治俄罗斯帝国的多代君王的皇宫,十月革命后是苏联最高权力机关和政府的所在地,今天又是俄罗斯的总统府(议会和政府现已迁出克里姆林宫)。可以说,从13世纪起,克里姆林宫就与俄罗斯的所有重大政治事件有关。
在这里,伊凡雷帝开始了他的恐怖统治,拿破仑注视着莫斯科燃烧,列宁实施了无产阶级专政,斯大林清理了他的阶级队伍,赫鲁晓夫抗击了冷战,戈尔巴乔夫实施了改革,还有,叶利钦创造了新俄罗斯。它见证了俄罗斯从一个莫斯科大公国发展至今日横跨欧亚大陆的强大国家的全部历史。
克里姆林宫的中央是索皮尔雅娜广场,周围环以历史、艺术和纪念性建筑,中心是大伊凡钟楼,高81米,曾经是莫斯科最高建筑。钟楼旁有一沙皇钟,号称世界最大,重200吨。附近一件16世纪的奇迹是沙皇大炮,长5.35米,口径40厘米,重40吨,本用于守卫莫斯科河渡口与斯巴斯基大门的,但一直没发射过。克里姆林宫,既是最富丽堂皇的帝王住所,又是坚固的堡垒,还珍藏着大量的文物。它与红场一起构成了今日莫斯科最迷人的风景线,让各地游客流连忘返。
克里姆林宫这一世界闻名的建筑群,享有“世界第八奇景”的美誉。它像是一部巨大的词典,详尽的记录了俄罗斯的历史。世界上很少有其他地方会给人以如此的历史厚重感。一趟克里姆林宫之行,一定能为你解答许多新旧俄罗斯之谜。
完美的教堂建筑:瓦西里大教堂
瓦西里大教堂位于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市中心的红场南端,紧傍克里姆林宫。瓦西里大教堂曾叫圣母大教堂,后因一位叫瓦西里的东正教修士曾在这座教堂苦修终生,于是改名为瓦西里·勃拉仁内大教堂。“勃拉仁内”在俄语中是仙逝升天的意思,所以有人就干脆称此教堂为“瓦西里升天大教堂”。
其实这座以“瓦西里”命名的教堂纪念的对象并不是瓦西里修士,而是一次战争。据史料记载,1552年,在伊凡大帝的带领下,俄罗斯人打败了鞑靼人,吞并了喀山汗国。传说在战争中,俄罗斯军队由于得到了8位圣人的帮助,战争进行得十分顺利,为纪念这8位圣人,伊凡大帝下令修建了瓦西里大教堂。
红场上的瓦西里大教堂是俄罗斯东正教的最华丽的建筑之一,很好地显示了16世纪俄罗斯民间建筑艺术风格。整座教堂由9座塔楼巧妙地组合为一体;在高高的底座上耸立着8个色彩艳丽的塔楼,簇拥着中心塔。中心塔从地基到顶尖高47.5米,鼓形圆顶金光灿灿;棱形柱体塔身上层刻有深龛,下层是一圈高高的长圆形的窗子。
不像西欧的教堂有正面、侧面和背面之分,瓦西里教堂的任何一面都是正面,西方教会的教堂的平面是纵长横短的十字,而作为东正教教堂,它的平面是呈正“十”字形的,这与它的正八边形结构很吻合,同时也显出它与西方教会教堂的差异。当然,东正教教堂并不都是八边形结构,瓦西里大教堂之所以如此设计,据说是为了纪念喀山战役期间的8位圣人,那8个塔楼上的8个圆顶分别代表一位圣人,而中间那座最高的圆顶则象征着上帝的至高地位。最惹眼的是教堂圆顶的色彩,徐志摩曾说过,这教堂的花顶是“从未见过的一堆光怪的颜色和一堆离奇的式样”,看着就“像是做了最古怪的梦”。
从建筑规模上看,瓦西里大教堂在世界教堂建是排不上号的,它算不上雄伟,其内室显得有些简陋和狭小,但它的独特与美丽却足以让人们忽视这些缺点。我想,建筑师在教堂的外形上如此地挥洒才情,也许是想向人们暗示,这座教堂不是供上帝居住的房子,而是让爱美的世俗中人来观赏的艺术品。
历史博物馆
红场的北端,是红砖银顶的莫斯科国家历史博物馆。博物馆修建于1873年,1883年向公众开放。古典主义风格。馆里的展品和档案材料丰富多样,向人们展示了俄罗斯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生活的侧面,全方位介绍俄罗斯民族的历史和文化。
红色莫斯科
博物馆里有最完整、最丰富的古币收藏室;有大量的出土文物,还有俄罗斯、东方和部分西方的武器,俄罗斯和外国的服饰织物,农用工具,木制家什和其他的雕花和彩绘木器,陶瓷和玻璃制品。另外,馆中还分门别类地收藏着大量描绘历史人物、事件、特点、建筑等等的绘画,而且有历史地图,民情风俗档案,各种手写本、古印本等等。
列宁墓
列宁墓坐落在红场西侧,在克里姆林宫墙正中的前面。1924年1月27日建成,最初是木制结构,1930年改用花岗石和大理石建造。卫国战争后,装有列宁遗体的水晶棺重新更新了。列宁墓一半在地下,一半露出地面,体表是阶梯状的3个立方体,由红色花岗石和黑色长石建成。陵墓体积为5800立方米,内部容积为2400立方米。墓前刻有“列宁”字样的碑石净重60吨。墓顶是平台,平台两翼是可容纳万人的观礼台,每当重要仪式时,领导人就站在观礼台上观礼指挥。沿黑色大理石台阶而下,可进入陵墓中心的悼念大厅。列宁的遗体安详地躺在铺有红色党旗和国旗的水晶棺内,身穿黄色上衣,胸前佩戴一枚红旗勋章,脸和手都由特制的灯照着,清晰而安详。悼念大厅定期对外开放。
距列宁墓不远,有列宁博物馆,里面珍藏有列宁的遗物和列宁的传记等。在列宁墓和克里姆林宫墙之间,是前苏联其他领导人的墓地。 列宁墓的后面与克里姆林宫红墙之间,有12块墓碑,分别是斯大林、勃列日涅夫、安德罗波夫、契尔年科、捷尔任斯基等前苏联政治家。斯大林的遗体最初也在列宁墓里,1962年10月31日被移出列宁墓,安葬于列宁墓的后面。
无名烈士墓
无名烈士墓是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牺牲的无名英雄而建造的,修建于1967年胜利节前。它位于克里姆林宫红墙外的亚历山大花园里。正面朝北、东西走向的深红色大理石陵墓上陈设着钢盔和军旗的青铜雕塑,造型简洁明快,庄严肃穆。墓的两侧置放了两座玻璃岗亭,亭前站着两名神情庄重的持枪哨兵,昼夜为烈士守灵。这便是俄罗斯妇孺皆知的“全国第一岗”。据说这“第一岗”原来设在列宁墓前,1993年底被撤掉了,现在安排在此。最引人注目的是每小时一次的换岗仪式。烈士墓西侧排列着12座长方体花岗岩标志物,逐一镌刻着卫国战争中12座英雄城市。外国领导人到访俄罗斯,都要到这里来献花。
这次的莫斯科红场之游,我不仅领略了这里景观上的红色魅力,更是进一步了解了莫斯科的红色文化,红色历史,它不仅是俄罗斯历史的见证,也是莫斯科人的骄傲,它就是这么“红”。
作者:
单手扶墙
時間:
2012-4-16 11:40
虽然苏联解体了,但其红色文化还保持得很好!
作者:
xiaosi2012
時間:
2012-4-17 09:04
红场真是红色的海洋
作者:
769462891
時間:
2019-3-13 12:32
旅行的理由不需要阐述太多,一个字就可以概括全部:走
歡迎光臨 比思論壇 (http://bbb-ccc.club/)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