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體中文

比思論壇

 找回密碼
 按這成為會員
搜索



查看: 731|回復: 6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生活帮——野外徙步旅行、野营、生存、求生技巧大全!

[複製鏈接]

302

主題

5

好友

9602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 TA的每日心情
    開心
    2022-9-25 06:37
  • 簽到天數: 6 天

    [LV.2]偶爾看看I

    推廣值
    0
    貢獻值
    143
    金錢
    23247
    威望
    9602
    主題
    302

    實習版主

    樓主
    發表於 2011-11-26 02:04:33
     这是一个属于那些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朋友们自己的天地,我们喜爱的方式——自助探险旅游。我们喜爱的户外活动有露营、定向越野、溯溪、攀岩、野外烧烤、观星 ...,丛林中、溪水边 、沙滩上处处是我们的宿营地,清澈的溪水冲洗掉我们的烦恼和疲惫,浩瀚的银河激起我们无限的遐想。在山清水秀的大自然当中,我们与你共同分享野外探险的乐趣,聆听你那内心深处的感受......

      

      我们无法决定自己寿命的长度,但是却可以拓展它的宽度;

      我们无法干预天气的晴雨,但是却可以转变心情的悲喜;

      我们无法改变自己的容貌,但是却可以欢展笑颜;

      我们无法左右他人,但是却可以掌握自己;

      我们无法样样都顺心,但是却可以事事皆尽心;

      背包的技巧:

      在处于有利地形时,应将背包的重心移到上部;而处于较为不利地形时,应将背包的重心移到中部。一般来讲,背内架包需要身体向前微倾。这也是内架包的缺点,毕竟时间长了身体会很累。然而,好的填装方式可以解决或者减轻这个问题。一般装载物品的顺序自上而下为:给养、饮料、较重设备、轻装设备、睡袋及衣物。一般重的东西应该放在靠近顶端并贴紧背部,比如炉子,灯具,重心高了你就可以挺直腰。相机和镜头如果能放在一个小的摄影包里也可以放在顶端。如果到了景区你就可以取出来用。你把睡袋和不需换穿的衣服放在最下面,其它不用的东西最好也放下面。需要经常取用的东西则放在侧兜,如防雨的冲锋衣,地图,指南针之类的。一般可准备一大一小两个包,当然如果属于短程旅行,一至两天,就随你自己了。

      大包 :大包装备用的物品,如衣服、毛巾、香皂、牙刷牙膏、备用干粮等。旅行衣服宜简去繁,棉质内衣、袜 子等物可以根据旅行时间来决定所带的数量。旅途中,外衣可不常换,内衣则不可,纸内裤可免去洗晾 内裤的麻烦。备用干粮(如压缩饼干),备用矿泉水,如果可以,最好多带上一些水果。药物也必不可 少,一般应包括皮肤病药,感冒药,肠胃药,止血药。

      小包 :小包一般装比较常用的东西,瑞士军刀、手电、个人证件、相机、胶卷、纸巾等等等等,当然这些东西你 也需要分类放好,以方便使用。如果去的是一些比较干燥的地方,如敦煌、吐鲁番、西藏等,最好带上一只唇膏。如果去的地方阳光照射强或紫外线强,最好带上一瓶防晒霜和一副墨镜。

      特别提醒:

      1、手头最好有一本你所去目的地的手册。

      2、备用塑料袋三至五个,可用于采集野果,放置食品和添购的物品等。

      3、如果去西藏旅行,感冒药和抗缺氧药(如红景天胶囊等)是最常用的药品,可以放在小包内。

      4、最好带把小巧的伞。

       野外急救常识

       一、如何使用信号求救

      如求救援,可采取多种方式

      [点燃火堆]

      连续点燃三堆火,中间距离最好相等,白天可燃烟,在火上放些青草等产生浓烟的物品,每分钟加6次。夜晚可燃旺火。

      [声音求救]

      在不很远的距离内发出求救信号。可大声呼喊,也可借助其它物品发出声响,如用斧子、木棍敲打树木。

      [利用反光镜]

      利用回光反射信号,是有效的办法。可利用的能反光的物品如金属信号镜、罐头皮、玻璃片、眼镜、回光仪等等。

      [在地面上作标志]

      在比较开阔的地面,如草地、海滩、雪地上可以制作地面标志。如把青草割成一定标志,或在雪地上踩出一定标志;也可用树枝、海草等拼成一定标志,与空中际得联络。还可以使用国际民航统一规定的地空联络符号所示。

      记住这几个单词: SOS(求救) SEND(送出) DOCTOR(医生) HELP(帮助) INJURY(受伤) TRAPPED(发射) LOST(迷失) WATER(水)

      二、毒蛇咬伤后的急救:

      世界上已发现毒蛇650种,我国有50种,常见有眼镜蛇、银环蛇、五步蛇、蝰蛇、蝮蛇、竹叶青蛇、眼镜王蛇、金环蛇、海蛇、烙铁头等十种,以前4种多见。

      1、毒蛇和非毒蛇的区分:通常观察伤口上有两个较大或较深的牙痕,才可判断为毒蛇咬伤。若无毒牙印,并在20分钟内,没有局部疼痛、肿胀、麻木和无力等症状,则为无毒蛇咬伤。只需消毒、止血、包扎,如有条件再送附近医院注射破伤风即可。

      神经毒---银环蛇,一般伤口较浅

      血循毒---五步蛇、蝰蛇、蝮蛇、竹叶青蛇,一般伤口较深

      神经毒+血循毒---眼镜蛇、眼镜王蛇

      细胞毒+神经毒---海蛇

      2、被毒蛇咬伤的主要症状:神经性毒蛇,伤口疼痛、局部肿胀、磕睡、运动失调、眼帘下垂、瞳孔散大、局部无力、吞咽麻痹、口吃、流口水、恶心、呕吐、昏迷、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伤者可能在8~72小时内死亡。血循性毒蛇,伤口灼痛、局部肿胀并扩散、伤口周围有紫斑、淤斑、起水泡,有浆状血由伤口渗出。皮肤或皮下组织坏死、发烧、恶心、呕吐、七窍出血、有血痰、血尿、血压降低、瞳孔缩小、抽筋,被咬伤后6-48小时内可导致伤者死亡。

      3、救治措施:

      (1)、 现场自救:被蛇咬后,要镇静,不要乱走动,延缓蛇毒吸收,首先需找一根布带或长鞋带在伤口上端5~10公分处(靠近心脏一端)扎紧,为防止肢体坏死,每隔二十分钟左右,放松2~3分钟,应用冷开水反复冲洗伤口表面的蛇毒。然后以毒牙牙痕为中心,用消毒后的刀片把伤口的皮肤切成十字形,再用两手挤压,拨火罐、真空吸管或在伤口上覆盖四、五层纱布,用咀隔纱布吸吮(口内不能有伤口)尽量将伤口内毒液吸出。立即服用解毒蛇药,并将解蛇毒药粉涂抹在伤口的周围。尽量减少伤者的行动,并迅速送附近医院救治(最好能将毒蛇打死一并送医院确定蛇毒的种类)。

      (2)、 药物:南通蛇片、贵得绳蛇片等;

      (3)、 呼叫:与当地“120”联系,SOS。

      (4)、 注意事项:不要轻视神经毒的中毒症状,不要轻信个体蛇医,尽量联系当地附近的大医院。
    無效樓層,該帖已經被刪除
    無效樓層,該帖已經被刪除
    無效樓層,該帖已經被刪除
    5#
    無效樓層,該帖已經被刪除

    12

    主題

    8

    好友

    843

    積分

    高中生

    Rank: 4

  • TA的每日心情
    開心
    2024-12-21 18:27
  • 簽到天數: 256 天

    [LV.8]以壇為家I

    推廣值
    0
    貢獻值
    25
    金錢
    1032
    威望
    843
    主題
    12

    回文勇士 文明人 簽到勳章 男生勳章 中學生 簽到達人 高中生

    6#
    發表於 2011-12-21 14:05:11
    买本书,有专门野外生存的书!
    不要把自己的東西藏起來,論壇需要你的分享才能成長!!

    1

    主題

    10

    好友

    1644

    積分

    大學生

    Rank: 6Rank: 6

  • TA的每日心情

    2025-2-1 06:40
  • 簽到天數: 1217 天

    [LV.10]以壇為家III

    推廣值
    0
    貢獻值
    0
    金錢
    5587
    威望
    1644
    主題
    1

    回文勇士 文明人 中學生 高中生 男生勳章 簽到勳章 大學生 簽到達人

    7#
    發表於 2012-3-5 14:42:17
    受教了  拜谢楼主
    重要聲明:本論壇是以即時上載留言的方式運作,比思論壇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而一切留言之言論只代表留言者個人意見,並非本網站之立場,讀者及用戶不應信賴內容,並應自行判斷內容之真實性。於有關情形下,讀者及用戶應尋求專業意見(如涉及醫療、法律或投資等問題)。 由於本論壇受到「即時上載留言」運作方式所規限,故不能完全監察所有留言,若讀者及用戶發現有留言出現問題,請聯絡我們比思論壇有權刪除任何留言及拒絕任何人士上載留言 (刪除前或不會作事先警告及通知 ),同時亦有不刪除留言的權利,如有任何爭議,管理員擁有最終的詮釋權。用戶切勿撰寫粗言穢語、誹謗、渲染色情暴力或人身攻擊的言論,敬請自律。本網站保留一切法律權利。

    手機版| 廣告聯繫

    GMT+8, 2025-2-23 17:22 , Processed in 0.024702 second(s), 18 queries , Gzip On, Memcache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頂部